主要内容具有绚丽色彩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建筑集成光伏(BIPV)领域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巨大潜力,能够显著提升清洁电力的利用率,为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然而,相较于无色器件,其效率仍存在一定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此外,传统的单面彩色器件由于采光面单一,难以满足多样化的BIPV应用场景需求,如不同朝向、不同光照条件的建筑表面。在此背景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
2025-04-17
主要内容甲脒碘化铅(FAPbI₃)钙钛矿在光伏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其稳定性问题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甲脒阳离子(FA⁺)有机组分的挥发,以及[PbI₆]⁴⁻八面体在角共享与面共享结构间发生的不理想相变。特别是,定向且不规则旋转的FA⁺阳离子引发的非对称氢键作用,会加速这些转变过程,进而损害FAPbI₃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的效率和长期稳定性。针对上述问...
2025-04-16
主要内容薄膜形貌以及表面/界面缺陷密度在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的效率和稳定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清华大学电机系易陈谊教授带领其团队,在此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报道了一种氯取代的芳香族多环衍生物(BNCl)添加剂。该物质与碘化铅和二甲基亚砜均表现出强相互作用,可调控钙钛矿的结晶过程,同时有效钝化晶界和表面缺陷。此外,在空穴传输层(HTL)/钙钛矿界面处,挤出的BNCl分子能够促进空穴传输,从...
2025-04-15
主要内容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TSCs,Tandem Solar Cells)因其独特特性(如正交处理溶剂、可调带隙以及无限的分子设计)而具有巨大潜力。然而,其器件性能往往受到后端有机太阳能电池(OSC,Organic Solar Cell)吸收限制所导致的叠层电流密度不足的制约。在此情况下,浙江大学光电学院杨旸教授带领其团队,开发了一种精细的子电池匹配模型。该模型会考虑单电池器件参数...
2025-04-14
主要内容通过低温溶液法制备的全无机CsPbI₃钙钛矿薄膜在结晶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缺陷,这些缺陷会严重影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和稳定性。因此,寻找有效的表面钝化方法来减少缺陷、提高材料稳定性和光电转换效率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在此背景下,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学院姚建曦带领团队开展了一项重要研究。该研究采用一种含有吡啶环和烷基胺的双齿路易斯碱—— 2-(2-pyridyl)ethylam...
2025-04-11
主要内容: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孟庆波教授、李冬梅教授带领的团队,在基于碳材料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鉴于此类电池成本低廉、疏水性强且化学惰性等特性,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其器件效率仍不尽如人意,该团队设计了一种用于n - i - p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三层全碳电极。该电极由改性大孔碳层、高导电石墨层和致密薄碳层构成,各层在提升电池性能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改性大孔碳...
2025-04-10
主要内容:对于自发结晶的有机光伏材料而言,给体(Donor)和受体(Acceptor)组分之间结晶度的差异,使得形态(形貌)优化一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晶体相中的缺陷会引发显著的陷阱辅助复合现象,即电子 - 空穴对被缺陷捕获后发生复合,而这一现象已成为限制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填充因子(FF)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的孙艳明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刘烽...
2025-04-09
主要内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作为第三代新兴光伏技术,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通过传统溶液法制备的钙钛矿薄膜存在诸多缺陷,这些缺陷不仅充当非辐射复合中心,还更容易受到环境中水、氧、光的影响,导致薄膜质量进一步下降。为应对这一挑战,添加剂工程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此背景下,陕西师范大学新能源高等技术研究院的刘生忠教授、王大鹏教授,以及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的陈立教授...
2025-0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