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王勇组small:阳离子与八面体协同调控实现稳定的FAPbI₃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表时间:2025-04-16 10:15 主要内容 甲脒碘化铅(FAPbI₃)钙钛矿在光伏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其稳定性问题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甲脒阳离子(FA⁺)有机组分的挥发,以及[PbI₆]⁴⁻八面体在角共享与面共享结构间发生的不理想相变。特别是,定向且不规则旋转的FA⁺阳离子引发的非对称氢键作用,会加速这些转变过程,进而损害FAPbI₃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的效率和长期稳定性。 针对上述问题,浙江大学王勇教授带领其团队开展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种通过三环己基膦三氟甲磺酸盐(Cy₃PH⁺SO₃CF₃⁻)稳定FAPbI₃钙钛矿的稳健策略。该策略的核心在于增强FA⁺内部的氢键作用并缓解八面体变形。具体而言,Cy₃PH⁺凭借其氢键能力,通过强氢键(F─H、N─H)有效约束并稳定定向的FA⁺;而强电负性的SO₃CF₃⁻离子则通过多样化的共价键(Pb─F、Pb─O)修饰[PbI₆]⁴⁻八面体,并释放晶格的内部应力。 通过实施这一策略,所制备的FAPbI₃钙钛矿材料显著减少了有机挥发,有效抑制了相变,从而大幅提高了在热/湿度应力条件下的相稳定性。此外,FA⁺阳离子和八面体晶格的协同调控还改善了材料的载流子动力学特性,使其与载流子传输层实现了更好的能级匹配。 在器件性能方面,优化后的基于FAPbI₃的PSC实现了高达25.93%的惊人效率,并展现出优秀的稳定性。在超过1500小时的功率点跟踪测试中,该器件保持了初始效率的97%。 总体而言,王勇教授团队通过多种化学键锁定A位阳离子和八面体晶格,成功开发出一种高效且稳定的用于光伏应用的FAPbI₃(甲脒铅碘)钙钛矿材料。该策略不仅有效稳定了FAPbI₃钙钛矿的晶体结构,还降低了钙钛矿薄膜中的缺陷密度。基于所得FAPbI₃钙钛矿的器件实现了高效且稳定的性能表现,为开发高质量的甲脒基(FA基)钙钛矿开辟了新途径,成为推动高效稳定钙钛矿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和激光器等领域应用的关键一步。 文献信息: Cation and Octahedral Synergistic Regulation for Stable FAPbI₃ Perovskite Solar Cells Guangcai Hu, Ziyue Zhao, Yang Shen, Yong Wang, Deren Yang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smll.202502025 - 产品咨询及购买请联系我们 - |